本文目录导读:

喉咙痛,这一常见却又令人困扰的症状,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过,它可能突如其来的造访,让简单的吞咽都变成一种折磨,影响我们的日常进食、说话乃至睡眠,了解喉咙痛的方方面面,对于缓解不适、预防复发至关重要。
喉咙痛的症状表现
喉咙痛并非单一的感觉,它常常伴随着多种症状,轻度喉咙痛时,可能仅在吞咽时感到轻微的刺痛或不适,像是有鱼刺卡在喉咙,但又咳不出来,随着炎症加重,疼痛会变得剧烈,无论是喝水还是进食,每一次吞咽都如同刀割,甚至咽口水都会引发阵阵疼痛,有些患者还会感觉喉咙有异物感,总想清嗓子,可越是清嗓,喉咙越难受,仿佛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。
喉咙痛常伴有咽喉部的红肿,仔细观察口腔咽部,会发现扁桃体肿大、充血,咽后壁滤泡增生,严重时这些滤泡会融合成片,形成一层灰白色的伪膜,擦拭后容易出血,部分患者的疼痛还会向耳部放射,这是因为咽喉部的神经与耳部神经存在一定联系,炎症刺激通过神经传导,引起耳部的牵涉痛,让人误以为是耳朵出了问题,实则根源在喉咙。
全身症状也可能出现,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喉咙痛,还可能伴有发热、畏寒、头痛、乏力等不适,体温可高达 38℃甚至 40℃以上,患者会感觉全身酸痛,精神萎靡,只想卧床休息,而病毒感染引发的喉咙痛,前期可能有感冒症状,如流鼻涕、打喷嚏、鼻塞等,随后喉咙痛逐渐显现并加剧。
喉咙痛的常见成因
(一)感染因素
1、细菌感染:链球菌是引发喉咙痛的常见细菌,其中以 A 组β-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典型,它可通过飞沫传播,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,如过度劳累、受凉后,就容易侵入呼吸道,在咽喉部大量繁殖,引发扁桃体炎、咽炎等疾病,导致喉咙剧烈疼痛,葡萄球菌、肺炎双球菌等也可能趁虚而入,造成咽喉感染。
2、病毒感染:鼻病毒、冠状病毒、流感病毒、腺病毒等是常见的致病病毒,在季节交替、气温变化较大的时期,这些病毒容易在人群中传播,例如流感病毒,感染后不仅会引起喉咙痛,还伴有高热、咳嗽、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,病毒感染导致的喉咙痛通常具有自限性,但病程中患者较为痛苦,且可能引发心肌炎、肾炎等并发症,不容小觑。
(二)环境因素
1、干燥寒冷:长期处于干燥、寒冷的环境中,咽喉部黏膜水分流失加快,变得干燥脆弱,抵抗力下降,尤其是冬季,室内供暖时空气湿度低,若不注意补充水分,喉咙痛便容易找上门来,冷空气刺激也可使咽喉部血管收缩,局部血液循环不畅,导致黏膜受损,引发疼痛。
2、污染严重:空气中的污染物,如工业废气、汽车尾气、粉尘、烟雾等,被吸入呼吸道后,会刺激咽喉黏膜,引发炎症反应,长期生活在雾霾频发地区,或经常接触化学物质、刺激性气体的人,喉咙痛的发生率明显增高,例如油漆工人、厨师(长期接触油烟),由于职业暴露,他们的咽喉时刻受到潜在威胁。
(三)生活习惯
1、用嗓过度:教师、歌手、播音员等需要长时间、高强度用嗓的职业人群,是喉咙痛的高发群体,长时间大声说话、唱歌,会使声带过度疲劳,咽喉部黏膜充血、水肿,进而产生疼痛,即便是普通人,在 KTV 嗨歌数小时,或连续几天大声喊叫后,也常会遭遇喉咙痛的困扰。
2、饮食不当:过多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、油炸食品等,会对咽喉黏膜产生强烈刺激,导致黏膜损伤,引发喉咙痛,烟酒过度也是重要诱因,香烟中的尼古丁、焦油以及酒精,都会侵蚀咽喉部组织,长期酗酒、吸烟的人,咽喉健康每况愈下,喉咙痛频繁发作。
(四)其他因素
1、过敏反应:对花粉、尘螨、动物毛发等过敏原敏感的人,在接触过敏原后,除了出现打喷嚏、流鼻涕等鼻部症状外,咽喉部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,表现为喉咙肿胀、疼痛、瘙痒,严重时可导致喉头水肿,危及生命,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治疗。
2、胃食管反流:胃酸反流至食管,甚至反流至咽喉部,会腐蚀咽喉黏膜,引起喉咙痛、烧心、反酸等症状,这类患者往往在平卧、弯腰或夜间睡前症状加重,因为体位变化促使胃酸更容易反流,肥胖、长期饮酒、喜食高脂食物的人群,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较高,进而间接导致喉咙痛。
喉咙痛的应对方法
(一)家庭护理
1、多喝水: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缓解喉咙痛的关键,温水能够湿润咽喉黏膜,减轻干燥不适,促进新陈代谢,帮助身体排出毒素,可以选择白开水、淡盐水,或者适量饮用蜂蜜水,蜂蜜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、润喉作用,能为喉咙提供舒缓呵护,但要注意,一岁以内婴儿不宜食用蜂蜜,以免引起肉毒杆菌中毒。
2、调整饮食:喉咙痛期间,饮食应以清淡、易消化为主,多吃蔬菜水果,如梨、苹果、菠菜、胡萝卜等,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,有助于增强免疫力,促进咽喉黏膜修复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过烫、过硬的食物,减少对喉咙的刺激,可以熬制一些润喉的粥品,如冰糖雪梨粥、百合莲子粥等,既营养又能起到食疗作用。
3、注意休息:身体得到充分休息,才能集中精力对抗炎症,喉咙痛时,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避免熬夜、过度劳累,创造安静、舒适的休息环境,有利于缓解疼痛和身体恢复,睡觉时可以适当垫高枕头,减轻胃酸反流对咽喉的刺激,同时也有助于呼吸顺畅。
4、口腔清洁: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,饭后及时漱口,早晚刷牙,可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,防止细菌感染扩散至咽喉部,可以使用温盐水漱口,盐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,能有效清洁口腔,缓解喉咙痛,漱口时,头部后仰,让盐水在咽喉部停留片刻,然后吐出,效果更佳。
(二)药物治疗
1、止痛药:如果喉咙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,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物,如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等,这些药物能够缓解疼痛,同时还有退热作用,对于伴有发热的患者尤为适用,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书或医嘱剂量服用,避免过量用药对身体造成伤害,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者更要谨慎使用。
2、抗生素:当喉咙痛由细菌感染引起时,如链球菌感染所致的扁桃体炎,医生一般会开具抗生素进行治疗,常用药物有青霉素类、头孢菌素类等,患者必须严格按疗程服药,切勿自行停药,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,导致病情反复,抗生素对病毒感染引发的喉咙痛无效,所以不能滥用,需经过医生诊断确诊为细菌感染后才可以使用。
3、含片与喷雾剂:市面上有多种咽喉含片和喷雾剂可供选择,如西瓜霜含片、金嗓子喉宝、开喉剑喷雾剂等,含片中含有薄荷、冰片等成分,能清凉止痛、消肿利咽;喷雾剂直接作用于咽喉部,起效较快,可减轻炎症和疼痛,使用时需遵循说明书,注意喷头或含片的卫生,避免交叉感染。
4、中药治疗:中医在治疗喉咙痛方面也有独特优势,根据辨证论治原则,风热犯肺型可选用银翘散等方剂疏风清热、解毒利咽;肺胃热盛型则用清胃散合泻肺汤等清热泻火、消肿止痛,一些中成药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、蓝芩口服液等,具有清热解毒、抗炎消肿的功效,临床应用广泛,但仍需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。
(三)就医指征
一般情况下,轻微的喉咙痛通过家庭护理和对症治疗,一周左右即可逐渐痊愈,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应及时就医:
1、高热不退:体温持续超过 39℃,且服用退烧药后效果不佳,间隔 4 - 6 小时仍反复发热,可能提示病情较重,或存在其他并发症,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。
2、呼吸困难:喉咙痛伴有呼吸不畅、喘息、声音嘶哑甚至失声,可能是喉头水肿的表现,这是一种急症,严重时可导致窒息,必须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,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等急救处理。
3、吞咽困难:疼痛致使无法正常吞咽口水或食物,可能是咽喉部脓肿形成,阻碍了食道入口,需要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和处理,以防脓肿破裂引发更严重的感染。
4、症状持续加重:经过 3 - 5 天的家庭护理和治疗,喉咙痛没有减轻反而愈发严重,或者出现新的症状,如颈部淋巴结肿大、口腔溃疡久不愈合等,可能预示病情复杂,不是单纯的喉咙炎症,需尽早就医明确诊断。
喉咙痛虽常见,但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,了解其症状、成因,掌握正确的应对